|
现在的年轻人,进入职场的第一步就是要选择一个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重大抉择。中国就是这样,你待错了地方,后续一切都不那么顺利。你待对了地方,10年后碰到偏居一隅的老同学,哪怕他在当地混得还不错,比你还是差距不小。举个例子说,一个老同学在3线城市,公务员,月薪5000,2套房子,有车,自己挺满意。另一个同学在一线城市,1套房子,月薪12000(普通),有车。不说别的,一套房子起码400万,卖了移居3线城市就可以买大房子过一辈子。我看到身边有人做出这样的选择。而这一切都是由于20多年前的一次选择。
至于中国为什么会这样奇怪,谁也搞不清楚,但中国确实就是这样。
我不是劝现在的年轻人都往一线城市跑,现在和二三十年前毕竟不一样了,单一个房价就要你的命,车还不让买了。我说的是几十年前的选择,造成今天的差异。当然,今日的年轻人仍然面临选择城市问题,也许再过几代人也还是要选择。虽然每代人选择城市时的关注点不一定相同,但我觉得方法论都差不多,就是一个城市未来有没有发展前途。
社区的机械城市系列---武汉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就是武汉这样一个工业基础很好,城市发展很早,区位优势明显,人才非常密集,这样一个城市为何就没有发展起来呢,它比一线城市到底差距在哪呢?类似的城市也许还有天津。当然,大家也会想到美国的底特律。
看来我们需要探讨一个问题,一个城市发展所要依赖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人才吗?武汉有人才啊,那么多大学呢。政策吗?深圳起步靠政策。北京也可以靠一点首都优势,但上海、广州或者加上苏州,他们有什么政策优势吗,看不出来。体制吗?武汉国企多,过去哪里都没有民企啊,别的城市发展出那么多民企,为何武汉就没有呢?是不是武汉当地的文化就是相信官本位,政府管理不够好,让民企难以发展?
武汉原来的产业结构太落后?我感觉这也说不通。东北似乎只有重工业,结构很单一,而武汉应该不是这样。再说,产业结构也不是突变,提升结构的机会一直存在着,三十年都没有做?
我们拿武汉举个例子而已,也许武汉没有那么差,光谷等高科技还是大有希望。不过其工资水平确实不够高。总之,它的发展与其人才和地利优势不相称,没有显示出发展活力。
我倾向于认为,一个城市的发展灵魂是活力。没有活力的城市,资源优势再大都没有用处。东北也是没有活力。你到深圳大街上走几圈就能感到什么是活力,随便一个写字楼、一个市场,进去看看就能感到活力。活力,有活力的城市才有前途。这就是你选择城市的标准。
那么,什么是活力呢?年轻人有活力,老年人没活力,你只能这么理解,因为无法定义。活力是怎样形成的呢?这很复杂。有历史原因,地域性格,政策,产业特点,机会。。。。不知道这个活力从哪来的。东北在五十年代就是充满活力的,很多移民,崭新的工业化,当时的意识形态。。。不知道东北的活力什么时候又消失了。
浙江这个地方总是活力无穷,即使在计划统治时期,浙江人的活力也无可匹敌。我在哈工大念书的时候,一个温州鞋匠就在那里补鞋,温州人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样来的。后来温州人搞工业,搞商业,海外冒险,甚至炒房子。你总能感到他们是特别有活力的一群人。
不满足,喜欢思考和发现,不断寻找新机会,这样的人和城市才有活力。美国之所以牛,就是因为它有活力。你看它那么富有和强大,它的人民却特别喜欢创新,不管哪方面都在创新,地球探索差不多了就向宇宙进发,似乎永无止境。我国人民有暮气,这也可能是由于几千年来受到禁锢的原因吧,不能自由思考,不能随便说话,不能自由组织,创业环境艰难,创造财富以后又没有安全保障。东北某城市主官宣称过的,水是国家的,空气也是国家的,你这个人也是国家的。这样的城市会有活力?
选择城市只是一方面,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是根本,在未来,只要你自己强大,你的选择就可以自由,无需承受取舍的痛苦了。年轻的时候,应该以提高自己生存实力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