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欢欢公子 于 2015-1-9 14:56 编辑
所谓组合体,是由若干基本体经过切割和叠加等方式组成的形体。本章是在学习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中几何 画法的基础上,以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组合体的组合形式、画图、读图及尺寸标注的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熟练地掌握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在画图、看图和标注尺寸的实践中,自觉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培养和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三视图的形成 2.1.1 三视图的形成及展开(挂图)GB4458.1-84《机械制图图样画法》规定, 采用第一角画法。 2.1.2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长对正──主、俯视图长对正。 (2)高平齐──主、左视图高平齐。 (3)宽相等──俯、左视图宽相等,前后对应。
2.2 形体分析与线面分析 2.2.1 形体分析法 (挂图)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画图或看图时,常把复杂的物体看成由若干基本体叠加和切割而成. 把复杂物体分解为由若干个简单体经叠加或切割组成,并分析各简单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称为形体分析法。该物体称为组合体。组合体按其组合结构形式,可分为叠加和切割两类。线、面的投影分析: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包括分析表面的形状、面与面的相对位置、投影特性、面与面的交线(分界线)等。这种分析方法叫做线面分析法。
(1)叠加:叠加是指两基本体的表面互相重合。 (2)相切:相切是指两个基本体的表面(平面与曲面或曲面与曲面)光滑过度,如图2-6所示,相切处不存在轮廓线,在视图上不应画分界线。 (3)相交:相交是指两基本体的表面相交,所产生的交线(截交线或相贯线),应画出交线的投影。
2.2.3切割与穿孔(模型)(挂图) (1)切割:是从基本体上切去一个平面或曲面后,会产生不同形状的截交或相贯线。 (2)穿孔:当基本体被穿孔后,也会产生不同的截交线或相贯线。
2.3 画组合体的视图 2.3.1 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模型)(挂图) 1.形体分析与线面分析 图2-13 轴承座 它们的相对位置关系为: (1) 支承板的两侧与轴承的外圆柱面相切,此时,相切处无线,但必须保证切点对应。 (2) 凸台的内外表面与轴承的内外圆表面分别相交。此时相交处应有交线,交线应为内、外两圆筒表面的相贯线。
2.3.2视图的选择 (模型)(挂图) 1. 主视图的选择原则 主视图在三视图中是最主要的一个视图,正确选择主视图是画组合体视图的关键。选择主视图的原则为: (1)尽可能多地反映组合体的形状特征及其相关位置。 (2)尽量符合组合体自然安放位置, 同时尽可能地使组合体表面对投影面处于平行或垂直位置。 (3)尽可能地避免对其它视图产生过多的虚线,并注意图面的合理布局和尺寸标注。 图2-14 轴承座主视图投影方向的选择
2. 其它视图的选择 选择A向视图作主视图,为了表明底板的形状、大小及底板上小圆孔的相对位置,需画出俯视图。为表明肋板的形状,还需画出左视图。通过分析可知,轴承座需用主、俯、左三个视图。
2.3.3 画图步骤 根据上述分析,选择A向作主视图的投影方向,画其三视图,作图步骤如图2-15所示。 (1) 选比例 定图幅:画图时,应尽量采用1:1的比例。选用合适的图纸幅面。 (2)布图、画基准线:布置视图位置之前,先固定图纸,然后根据各视图的大小和位置,画出基准线。基准线画出后,每个视图在图纸上的具体位置就确定了。 3. 画三视图底稿:按形体分析的结果,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用H铅笔)逐个画出轴承座的三视图。 画轴承座底稿的顺序: (1)一般先实(实形体)后虚(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 (2) 画组合体每个形体时,应将三个视图同时画,并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它两个视图。 (3) 检查、描深、最后全面检查,作图结果如图2-15。 图2-15 轴承座的画图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