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cad2007下载
软件下载
solidworks下载
proe下载
机械标准
机械招聘
机械图纸
机械百科
机械交易网
网站建设
机械设计手册
proe视频教程
cad2013视频教程
solidworks2008视频教程
CAD2004视频教程

[机械工艺] 涂装车间各输送机间的自动转接方式

[复制链接]
查看: 341|回复: 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7 15:33
  • 签到天数: 13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2-16 15: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各个汽车厂新上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由最初的年产5万辆到现在的年产15~30万辆。随着产量的增加,涂装车间内工件的输送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同时对车间内各输送机之间的自动转接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些转接方式能否自动、可靠、准确地实现转接成为输送机的关键点,同时也是涂装车间内输送系统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因此,研究和分析这些转接方式对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减少输送设备的维护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1、各种输送机及它们之间转接方式的分类
          目前涂装车间经常使用的输送机主要有空中积放链、摆杆链输送机、滑橇输送机系统、空中滑橇输送机、IMC、地面摩擦链等;而与涂装车间转接常用的(包括焊接车间和总装车问)输送机主要有自行葫芦、积放链输送机系统、摩擦链输送机系统、滑橇输送机等。各输送机之间常见的转接方式主要有:
          (1)地面摩擦链与空中积放链的转接。该转接主要用于焊接车间到涂装车间之间的转接转移输送。地面摩擦链布置简单、噪音低、存储工件方便,常用于不同车间的存储和转运。空中积放链主要用于前处理电泳内工件的输送。地面摩擦链与空中积放链之间的工件转接通常采用辅助升降装置和移载机来完成。
          (2)空中积放链与地面滑橇的转接。该转接主要用于工件经过前处理电泳后转移到地面滑橇上时。为节约工件节距,空中积放链通常使用柔性C型吊具;在转接处,柔性C型吊具和地面滑橇均通过定位装置定位,然后通过移载机完成工件自动转接。
          (3)摆杆链与滑橇输送机的转接。如果工件在前处理电泳中采用摆杆链的方式输送,那么与摆杆链配合使用的通常是滑橇输送机形式。在摆杆链的进出口一般通过过渡专用滚床与摆杆链转接来完成工件的转接转移。
          2、几种典型输送机之间转接方式的分析
          (1)地面摩擦链与空中积放链的工件转接
          地面摩擦链是焊接与涂装转接常采用的输送机形式。地面摩擦链主要由运行轨道、运行小车以及沿轨道布置的若干摩擦驱动单元组成。运行小车前端通过定位销支撑工件,后端通过V型块支撑工件。工件到达转接位置后,地面摩擦链的夹紧装置首先将运行小车夹紧定位,然后辅助升降装置将工件顶升起来。顶升装置与工件接触处是聚氨酯块,工件在辅助升降装置上位置相对不变,以方便工件转接。接着移载机伸出悬臂接工件,移载机伸缩臂到位后,辅助升降装置下降,工件落到移载机悬臂上的聚氨酯支撑块上。移载机伸缩臂把工件平移到空中积放链的柔性C型吊具上。柔性C型吊具的托架接住工件的前端支点也是定位销,托架后支点也是V型块。在C型吊具一侧的辅助升降装置将工件举起,同时通过工件前端辅助升降装置上的导向V型块把工件二次定位,只要移载机伸缩臂平移位置准确,工件就能平稳地移交到吊具上。
          (2)空中积放链与地面滑橇的工件转接
          涂装车间前处理电泳的输送通常采用空中积放链+柔性C型吊具运载工件,而柔性C型吊:具与地面滑橇的转接也成为一种比较重要的转接。由于柔性C型吊具与工件的支撑通常采用定位销连接和v型支撑槽,而橇体与工件的支撑通常也采用定位销连接和V型支撑槽,所以当通过移载机将工件由吊具转移到滑橇时,就要求转接准确,X和Y方向误差应在±5mm以内。
          (3)摆杆链与滑橇输送机的工件转接
          滑橇输送机与摆杆链输送机的转接通常发生在前处理出入口和电泳线出入口,其主要特点是转接滚床与摆杆链的同步运行和随动检测。
          对以上工件在不同输送机http://www.yuyin.sh.cn系统之间转接方式的研究和分析,使我们在面对以上工件转接时有了更多可供参考的方案和措施,同时得以尽可能地避免可能出现的转接问题,从而更好地满足输送设备的自动转接要求。另外,研究分析涂装车间不同输送机之间转接方式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采取适当措施,也为保证涂装车间输送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输送设备的生产效率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2-2035 厦门鑫时器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3009579号-1 技术支持:机械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