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cad2007下载
软件下载
solidworks下载
proe下载
机械标准
机械招聘
机械图纸
机械百科
机械交易网
网站建设
机械设计手册
proe视频教程
cad2013视频教程
solidworks2008视频教程
CAD2004视频教程

[机械杂谈] 小型数控钻档案基本结构

[复制链接]
查看: 149|回复: 0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5-10 09:30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7-1-17 08: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控铣床形式多样,在铣床的加工行程上区分有大型数控龙门铣床,大型立式数控铣床和普通数控铣床以及较小行程的小型数控铣床。小型数控铣床和大型的数控铣床也就是在工作行程上有尺寸上的区别。工作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

    下面以SK05型数控立式小型数控铣床为例介绍其组成情况。

    小型数控钻床由6个主要部分组成.即床身部分,铣头部分,工作台部分,横进给部分,系统部分,冷却、润滑部分。

      (1)床身

      数控铣床的床身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为龙门式,一种是立式加工中心结构。布局合理,具有良好的刚性,底座上设有4个调节螺栓,便于机床进行水平调整,切削液储液褴设在机床座内部。

      (2)钻头部份  
       钻头部分由电机和主轴组成。一般情况下,主轴电机采用无刷电机,或伺服电机,也有采用高速电主轴。钻头主轴支承在高精度轴承上.保证主轴具有高回转精度和良好的刚性;主轴装有快速换刀螺母,前端锥采用BT30锥度;主轴采用机械无级变速,其调节范围宽,传动平稳,操作方便。刹车机构能使主轴迅速制动,可节省辅助时间,刹车时通过刹车电机使主轴立即制动。钻头部件还装有伺服电机、内齿带轮、滚珠丝杠副及主轴套简,它们形成垂直方向(z方向)进给传动链,使主轴作垂向直线运动。

      (3)工作台

      工作台与床鞍支承在升降台较宽的水平导轨上,工作台的纵向进给是由安装在工作台右端的伺服电机驱动的。通过伺服电机的转动带动滚珠丝杠的转动,而滚珠丝杆的转动带动工作台的直线运动。床鞍的纵横向导轨面均采用了高精密的线性导轨,从而提高了导轨的耐磨性、运动的平稳性和精度的保持性,消除了低速爬行现象。

      (4)升降台(横向进路部分)

      升降台前方装有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床鞍作横向进给运动,其传动原理与工作台的纵向进给相同。

        (5)数控系统

          目前国内的数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已经接近国际的水准。日本的FANUC系统,德国海德汉系统都是市面上高级的数控系统,售价较高,性能稳定,控制精度高,台湾的新代,宝元也是目前被众多数控机床采用的系统。国内的主要有广州数控,凯恩帝系统,以及亿芯智控的系统。一般为了方便使用,都有手轮。

      (5)冷郜与润滑装王

      ①冷却系统。机床的冷却系统是由冷却泵、出水管、回水管、开关及喷嘴等组成,冷却泵安装在机床底座的内腔里,冷却泵将切削液从底座内储液池打至出水管,然后经喷嘴喷出,对切削区进行冷却。

      ②润滑系统及方式。润滑系统是由自动注油泵、分油器、节流阀、油管等组成。机床采用自动润滑油泵,通过分油器对主轴套筒、纵横向导轨及三向滚珠丝杆进行润滑,以提高机床的使用寿命。


    小型数控钻床机械结构:

      从数字控制技术特点看.由于效控钻床采用了伺服电机,应用数字技术实现了对机床执行部件工作顺序和运动位移的直接控制,传统机床的变速箱结构被取消或部分取消了,因而机械结构也大大简化了。数字控制还要求机械系统有较高的传动刚度和无传动间隙,以确保控制指令的执行和控制品质的实现。同时.由于计算机水平和控制能力的不断提高,同一台机床上允许更多功能部件同时执行所需要的各种辅助功能已成为可能,因而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掏比传统机床具有更高的集成化功能要求。

      从制造技术发展的要求看,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出现,以及市场竞争对低成本的要求,www.vtoall.com金属切削加工正朝着切削速度和精度越来越高、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和系统越来越可靠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在传统机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控机床精度更高.驱动功率更太,机械机构动’静、热态刚度更好,工作更可靠,能实现长时同连续运行和尽可能少的停机时间。

      典型钻床的机械结构主要由基础件、主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回转工作台及其他机械功能附件等几部分组成。
           做小零件,选择西尔普,选择小型数控钻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2-2035 厦门鑫时器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3009579号-1 技术支持:机械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