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一个血肉之躯的人类来说,现在找工作已经十分艰难,很快我们又将和机器人竞争。在2013年的报道中,牛津大学的马丁学院预测,在未来10年或者20年之内,美国将会有47%的工作会被机器取代。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人类准备好了吗?
(一)机器人崛起
1927年上映的电影《Metropolis》(大都市)中的Maria,是第一个不停地在荧屏上闪烁的机器人,从这以后,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在冲击着我们的想象力。我们现在了解的大多数机器人——在汽车组装线上的焊接机器人和吸尘机器人之类的简单设备,完全达不到科幻小说中机器人的水平,但是我们和机器人的关系已经变得如同至交。只是,你和一个机器人管家或者无人驾驶汽车在一起是否舒服?工作台上,一个在你旁边的机器人,不仅仅是移液,而且是提出假设和设计实验,工作得挥汗如雨,你是什么感觉?
随着机器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些心理矛盾也变得逐渐尖锐。容貌酷似人类的机器人对人类展开大规模攻击会让我们不寒而栗,不过,当机器人表现得像人类一样——比如说他们在玩纸牌时作弊——这又让我们感到放心。不管现在的机器人看起来有多么地逼真,相似之处也只是表面的。机器人生来就有一个艰难的挑战,那就是不仅需要拥有对环境感知的能力,而且需要拥有搞清楚四周状况的智慧水平。机器人最终会战胜这个挑战,而且,当这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将会面临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比如这样一个问题:机器人是否应该像有感知的人类一样被赋予权力?毫无疑问的是,机器人崛起之后的社会将会是我们无法预测的。
(二)成为人类的新同事
在Baxter公司组织的人类与机器人比赛的现场人们发现,机器人能够很快地领会游戏规则,甚至知道如何作弊。
在《罗素万能机器人》(科幻剧)开场一幕中,实业家哈利·多明(Harry Domin)引用了卡雷尔·怡佩克(Karel Apek)在1920年开的一句玩笑话“我们很高兴确认收到您下的15000台机器人的订单”。Apek以捷克语robota(意为强迫劳动或苦差事)为词源创造了新词“机器人”,他想象在未来,全球经济的运行都建立在仿人机器人作为劳动主体的基础上。
这时,一个叫海伦娜(Helena)的活跃分子出现在了多明的公司,她提出,机器人与人类应享受平等的权利,这个说法一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她担心偶尔在流水线上工作的机器人会变疯狂,像该公司的一个员工说的那样“砸烂所有的模具和模型”。但多明打消了她的顾虑,并向她保证机器人是没有灵魂的,没有对权利或自由的渴望。
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一些设想开始成为现实。现在机器人能够在装配线上执行某些特定任务,比如焊接车架或喷漆,而且比人类更有效率。他们目前在开发一些灵巧而有意识的机器人,以期他们能够作为家庭里的宠物和助手、医院里的看护工,以及工厂里的同事。但是,要是想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接受机器人,那就需要让机器人具有社会性的智慧。“这是一个人类能与机器人进行互动的、激动人心的时代。” 耶鲁大学的机器人专家布瑞恩·斯卡塞拉蒂(Brian Scassellati)说。
斯卡塞拉蒂像自己领域里的其他人一样,拥有一个叫Baxter的机器人作为研究课题的对象。制造Baxter的公司Rethink Roboti正计划将它的同类销售到制造公司去,他们希望能在生产装配线上使用一个通用的、可以承担不断重复且机械化工作的机器人。Baxter是这次机器人心理学测试的对象。在过去,人类与机器人互动实验的参与者只限于特别定制的机器人,而且互动的全程需要人类在一边监督,避免对任何一方造成伤害。Baxter是为了与人类安全互动而制造的。斯卡塞拉蒂说:“我甚至可以让它和我一起参加高中实习项目,而且不需要被人看着”。 更加重要的是,被精心设计的Baxter拥有向人类学习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