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cad2007下载
软件下载
solidworks下载
proe下载
机械标准
机械招聘
机械图纸
机械百科
机械交易网
网站建设
机械设计手册
proe视频教程
cad2013视频教程
solidworks2008视频教程
CAD2004视频教程

[机械工艺] 消除皮带输送机滚筒偏心的几点措施

[复制链接]
查看: 471|回复: 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7 15:33
  • 签到天数: 13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4-12-4 16: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T820-2006要求皮带输送机滚筒出厂时要检验以下指标:轴及筒体焊缝的无损探伤;筒体最小板厚;外圆直径偏差;外圆跳动;静阻力系数;包胶滚筒的安全性(即包胶板材的阻燃性和抗静电性)。其中,静阻力系数是用以控制滚筒静平衡的主要指标。静平衡是滚筒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在较高转速的工况下,如果不平衡度超标,该滚筒在转动时会发生剧烈振动,轴承很容易被损坏,导致滚筒失效,甚至使输送机停产。GB10595-2009中明确规定,当滚筒转速大于2.5m/s时,必须对滚筒进行静平衡试验。
          1、影响滚筒静平衡的主要因素
          (1)筒体圆度超差,车削后筒壁厚不均,产生偏心;
          (2)幅板与筒体焊接时,筒轴度超差,产生偏心;
          (3)滚筒轴在车削时,中间台阶处没有通车,使滚筒轴产生偏心,从而使滚筒产生偏心。
          2、消除滚筒偏心的措施
          (1)筒体制作时圆度要控制在2mm之内
          ①精密划线。保证划线宽度差在1mm之内,下料后的长边与短边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5mm。在长度方向上要留足够的切边余量,当滚筒直径在Φ600mm以上时,单边留300mm,共留600mm;直径在Φ600mm以下时,单边留量250mm,共留500mm。滚筒直径越小,钢板厚度越薄,圆度越难控制。
          ②卷制。卷制是滚筒制作的关键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a.垂直进给量控制在最小,而且每次都要在切边余量处进给;
          b.合理控制卷制时的换向速度,开始卷制时,垂直进给一次,卷一次(即从一端卷到另一端,即换向一次)。快成型时,可增加左右卷制次数,即进给一次,可左右卷一到两次;
          c.不可在垂直进给后,连续一周卷制;
          d.筒体卷成并焊接后,如果椭圆度超差,可在卷板机上二次卷制,这时垂直进给要选在圆度超差的部位,而且要微量进给,多次来回卷制。
          (2)筒体车削
          筒体卷制后,经过焊接、校正工序后,对筒体内壁毛坯面再进行一次车削,最好是两端孔在一次装卡下完成车削,以保障同轴度要求。对于直径Φ630mm以上的滚筒,由于卧式装卡困难,可在立式车床上车削,这时要注意装卡方法和定位基准问题。内孔车道图纸尺寸,外圆车削长度与卡爪高度相同,吃刀量在见光的前提下,尽量小。
          (3)与幅板进行装配
          轴承座在筒体之内且与筒体焊成一体时,轴承座孔直径方向在焊接之前要留加工余量2mm。与筒体焊接之后再进行二次加工,以消除焊接变形,保证轴承的正确装配。当轴承座在筒体之外时,只考虑筒体内孔加工时的同轴度,保证幅板与筒体的正确装配(间隙最小)即可。
          (4)滚筒车削后的静平衡度的检验及配重
          在所有零部件安装完工后,滚筒要进行静平衡度检验。
          当轴承室在滚筒体内部时,滚筒轴及轴承内圈静止不动,其余零件随筒体一起转动。测量时将滚筒轴装在一个两端等高的固定夹具内,将两端轴承压盖及油封拆开,转动筒体,如果筒体始终停在同一位置,说明筒体不平衡。这时在筒体最低点划一记号线,用铁磁材料(或用夹子夹铁块的方法)吸附在记号线的正对面,即筒体的最高处,直到筒体在任何位置都能停住为止,这时滚筒就达到了静平衡。用电子秤称其所配重量,再将同重量的铁块焊接在磁铁所吸附的筒体内壁上,筒体配重结束。
          当滚筒轴承座分布在筒体外的两侧时,与筒体一起转动的零部件还有滚筒轴及轴承内圈,滚筒的静平衡测量及配重方法与上相同。
          滚筒静平衡测量取得数值后,与许用剩余不平衡值进行比较,如果实测值小于许用值,就不需要去配重,如果大于许用值,则必须进行配重,以消除不平衡误差的影响。
          滚筒产生静不平衡度之后,先根据已知数据,算出不平衡度的许用值,再将实际检测值与许用值进行比较,来决定是否需要对滚筒进行配重,以保证皮带输送机http://www.yuyin.sh.cn滚筒的正常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2-2035 厦门鑫时器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3009579号-1 技术支持:机械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