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cad2007下载
软件下载
solidworks下载
proe下载
机械标准
机械招聘
机械图纸
机械百科
机械交易网
网站建设
机械设计手册
proe视频教程
cad2013视频教程
solidworks2008视频教程
CAD2004视频教程

[机械杂谈] 防汛柴油发电机

[复制链接]
查看: 322|回复: 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5 10:23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7-1-12 09: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于10月31日主持召开会商会,分析研判第29号台风“罗莎”的发展动向和可能造成的影响,研究部署台风“罗莎”防御工作,并委托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11月1日主持召开异地视频会商会议,进一步安排台风防御工作。陈雷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汪洋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把各项工作做在前头,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做好台风“罗莎”带来的强风、暴雨、巨浪、高潮的防御工作,科学调度水库、闸坝等水利工程,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出海船只回港避风、危险地带人员转移安置,以及城市内涝、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范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力减少台风灾害损失。

      会商分析,这次台风具有五个特点:一是台风强度强。预计“罗莎”在靠近广东西部到海南东部一带沿海时,将达到鼎盛期,风力达14级。二是移动速度和路径不稳定。“罗莎”生成后以25~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进入南海后,移动速度减为15公里每小时,移动路径也存在变数。三是局部风大雨强。受“罗莎”影响,华南沿海地区可能有强风,瞬时最大风力达16~17级,过程雨量有50~100毫米,其中海南东部、雷州半岛可能达100~250毫米。四是不利因素多。“罗莎”登陆时恰逢天文大潮期,预计西沙、南沙海域巨浪狂涛多,平均波陡大,畸形波生成概率高,海况非常复杂,很可能再次形成强风、暴雨、巨浪、高潮四碰头的不利局面。五是致灾可能大。深秋台风的破坏力往往较大,加上时值汛末,一些干部群众防汛防台风的思想有所松懈,防御难度加大。“罗莎”带来的狂风巨浪将对通行船只、海产养殖、海洋作业形成严重威胁,强降雨还可能在一些地区引发较为严重的山洪地质灾害。

      国家防总于11月1日11时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并视“罗莎”的后期发展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应急响应的级别。同时,派出3个工作组分赴海南、广东和广西,协助和指导地方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国家防总要求,珠江防总和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以及有关部门要根据防汛防台风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进一步强化台风防御措施,重点加强六个方面工作。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到位。要克服麻痹松懈、疲劳厌战情绪,加强应急值守和会商分析,各级防汛责任人要迅速上岗到位,定责到岗、明确到人,做到领导到位、指挥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二要切实搞好监测预报,做好预测预警。要密切监测,科学研判,作出滚动分析和预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尤其要确保传递到海上作业船只、外来游客和务工人员、留守老人和儿童等,避免出现因信息盲区造成的灾害损失。三要切实抓好转移安置,确保人员安全。要做到影响地区出海船只百分之百回港,海上作业人员和危险地区群众百分之百转移,确保人员安全。四要切实严防山洪灾害,强化防范措施。要细化落实基层山洪灾害防御措施,层层分解到户、明确到人,充分发挥已建成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设施作用。五要切实强化薄弱环节,消除安全隐患。要对沿海核电、石油化工、无动力船舶等重要设施和施工工地、简易棚户区等重点部位,以及电力、交通、供水、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和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消除隐患,重点落实地下商场、下沉式立交桥、地铁、机场等重点区域的排涝措施,确保城市正常运行。六要切实做好科学调度,确保工程安全。水库水电站要留足防洪库容,尤其是病险水库和正在实施除险加固的水库要降低水位甚至空库运行。小型水库水电站要加强巡查排险,发生险情及时组织抢护,迅速转移受威胁群众。工程状况良好的水库水电站要为后期用水储备水源,相机拦蓄洪水。

      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解放军总参谋部、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在国家防总指挥中心参加会商,海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以及珠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负责同志在各地分会场参加异地视频会商。http://www.yzcyfdjz.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12-2035 厦门鑫时器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23009579号-1 技术支持:机械网站建设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