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确定设计任务和仪表功能 首先确定仪表所完成的任务和应具备的功能。例如,确定仪表是用于过程控制还是数据处理,其功能和精度;仪表输入信号的类型,范围和处理方法;过程通道的结构形式,通道数、隔离要求;仪表的显示格式,打印输出要求;仪表是否需要通信功能,若需要的话,则采用并行方式还是串行方式;仪表的成本应控制在多少范围之内等等,以此作为仪表软、硬件的设计依据。另外,对仪表的使用环境情况及制造维修的方便性也应给予充分的注意。设计人员在对仪表的功能、可维护性、可靠性及性能价格比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提出仪表设计的初步方案,并将其写成“仪表功能说明书(或设计任务书)”的书面形式,功能说明书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 (1)作为用户与研制单位之间的合约,或研制单位设计开发仪表的依据; (2)规定仪表的功能和结构,作为研制人员设计硬件、编制软件的基础; (3)作为验收的依据。 2.完成总体设计,选择确定硬件类型和数量 通过调查研究对方案进行论证,以完成智能仪表的总体设计工作。在此期间应绘制仪表系统总图和软件总框图,拟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完成了总体设计之后,便可将仪表的研制任务按功能模块分解成若干课题(子任务),再去做具体的设计。 主机电路是智能仪表的核心,为确保仪表的性能指标,在选择单片机、DSP芯片或嵌入式系统时,需考虑字长和指令功能、寻址范围与寻址方式,位处理和中断处理能力,定时计数和通信功能,内部存储器容量的大小,硬件配套是否齐全,芯片的价格以及开发平台等。在内存容量要求不大、外部设备要求不多的智能仪表中,可采用一般8位单片机;若要求仪表运算功能强、处理精度高,运行速度快,则可选用嵌入式系统;若有一些特殊要求,也可选择DSP芯片。 在智能仪表所需的硬件中,输入/输出通道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在估计和选择输入/输出所需的硬件时,应考虑输入/输出通道数、串行操作还是并行操作、数据的字长、传输速率和方式等。 由于硬件和软件具有互换性,设计人员要反复权衡仪表硬件与软件的比例。适当多用硬件可简化软件设计工作,并使装置的性能得到改善。然而,这样会增加元器件数,成本会相应提高。若采用软件来代替一部分硬件功能,虽可减少元器件数,但将增加编程的复杂性,并使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所以,应当从仪表性能、器件成本、软件费用、研制周期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对硬件、软件的比例做出合理的安排,从而确定硬件的类型和数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