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发表于 2017-10-27 14:32:22

《3D打印与汽车行业技术发展报告》隆重发布

2017年10月25日下午,经过一年的酝酿和筹备,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3D Science Valley的共同努力下,《3D打印与汽车行业技术发展报告》新书发布会在上海嘉定汽车会展中心举行。
发布会特别邀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先生、3D Science Valley(3D科学谷)创始人兼CEO王晓燕女士,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副社长、中国工程图学学会理事樊红亮先生以及3D打印和汽车行业的专家、新闻媒体与会共同见证新书发布。

付于武理事长在致辞中说,汽车强国首先是制造强国,3D打印技术以颠覆性的成型方式改变了百年来汽车制造的传统思维模式,从而也将对汽车制造中的传统生产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3D打印技术的一大价值在于为产品创造附加值,无论是在研发阶段,还是在生产领域。毫无疑问,3D打印技术在汽车制造领域将成为越来越多被广泛关注的技术话题。而这一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机遇远大于挑战。
目前全球在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关注,使人们对汽车的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应该看到最近三十年来汽车技术已经得到很大提高,汽车正在变得越来越节能、环保和安全。而纵观现在相对传统的设计和制造方式,如何使用多种更适合科技发展的新材料,使汽车产品中那些为满足性能而采用的复杂设计能够容易地得以实现,从而使汽车愈加轻量化,在汽车某些关键精巧零部件的制造方面更加方便、快速和高效,3D打印技术应运而生。
付于武理事长说,相信此次《3D打印与汽车行业技术发展报告》一书的出版和发行,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将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3D打印技术的应用对于我国汽车工业在车型设计,特别是生产制造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完善和促进。
3D Science Valley创始人兼CEO王晓燕女士说,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出版《3D打印与汽车行业技术发展报告》的想法始于两年前,经过双方不断的接触与切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装备部的蔡云生老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导。
王晓燕说,宝马汽车与德国voxeljet合作开发一种新型的发动机的快速制造技术;而英国雷尼绍也与一家做汽车散热器的工程公司合作,他们制造出来的散热器用于电动汽车的微型涡轮引擎。这些产品可能跟我们所熟悉的样子都不一样,这就是3D打印对制造业带来的改变:产品再设计。
3D打印免除了传统的开模过程,模具制造过程本身是昂贵和花费时间的。无模化的制造过程使得3D打印技术尤其适用于小批量的生产。而在汽车工业中,小批量生产用到的环节包括研发过程中的原型与试制、展示过程中的概念车、制造过程中的工装夹具、再制造过程中的零件修复、个性化改装与定制过程中的零部件、以及售后市场中的小批量备品备件。
3D打印除了无模化,最大的优势是制造成本并不随着产品设计的复杂性明显上升,这与传统制造技术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加工工艺在制造非常复杂形状的产品的时候甚至会因为加工中的干涉等因素导致无法实现,使得设计者不得不改变设计或者牺牲掉一部分想要实现的功能。3D打印不仅适用于复杂形状与结构的制造,还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来实现以产品功能为导向的设计自由度。仿生结构、点阵结构、一体化功能集成这些领域都是3D打印施展拳脚的空间。尤其是针对那些不可能通过传统工艺来加工的仿生结构零件,3D打印有着明显的优势。
3D打印之于产品附加值的作用,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递进感。如果缺乏对3D打印充分的了解与重视,那我们很容易错失看到“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这样的机会。因为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汽车行业本身,甚至像米其林这样的轮胎公司已经拥有了自己的3D打印设备品牌,汽车行业的竞争正在追溯到更上游,汽车厂不仅与设备厂商更加紧密的合作,还共同研发创新产品的加工工艺,这是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也是赢得竞争的必要手段。
樊红亮社长介绍说《3D打印与汽车行业技术发展报告》以翔实的资料和明晰的案例详细介绍3D打印在汽车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从造型评审、概念车、原型与设计验证、车身制造、零部件创新、模具与铸造、工装以及后市场备品备件等方面如何发挥作用。把握世界汽车发展轻量化、新能源利用和智能化等发展趋势,3D打印在这些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价值。

纵观全书,新颖的研究视角、丰富的数据信息、聚焦的研究发现将有助于广大读者不断深化对中国汽车行业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新的认识和了解,并对相关行业的管理部门、决策部门和战略研究机构等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汽车产业历来注重生产效益和制造成本,3D打印同时也为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制造生产和汽车产品的轻量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毫无疑问,3D打印技术的诸多优势将逐渐在汽车行业中显现出来。相信《3D打印与汽车行业技术发展报告》的出版有力推动了这一突破性的技术革命在汽车行业的应用进程。

本书目录:
3D打印与汽车行业技术发展报告
序言
第一章 汽车制造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1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市场规模
1.2世界汽车发展趋势
1.3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目标
1.4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各国政府对3D打印的支持政策及企业调查
2.1 引入3D打印需要考虑的因素
2.2中国出台的3D打印支持政策
2.3 美国对3D打印的支持
2.4 欧洲对3D打印的支持
2.5国内汽车制造企业3D打印调查
第三章 3D打印在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3.1 3D打印开始迈入万亿级制造业市场
3.2 理解3D打印的价值
3.3 走向生产的3D打印技术
3.3.1 宝马车间里的3D打印
3.3.2 福特生产车间里的3D快速原型制作
3.3.3 奥迪智能工厂中的金属3D打印
3.3.4 戴姆勒-迎接3D打印新时代
3.4 3D打印技术与生产线的结合
3.4.1 3D打印与机加工结合成就复杂零件
3.4.2 3D打印与模具制造机加工技术的结合
3.4.3 3D打印柔性生产线
第四章 汽车行业3D打印应用案例
4.1 造型评审
4.2 概念车
4.3原型与设计验证
4.4 颠覆性的车身制造技术
4.5 3D打印与汽车零部件创新
4.5.1柴油发动机
4.5.2 高效能热交换器
4.5.3轻量化汽车座椅
4.5.4汽车内饰
4.6 模具
4.6.1 提升随形冷却模具的价值
4.6.2 热冲压模具随形冷却通道制造
4.7 铸造
4.7.1 仿真优化与3D打印技术激发铸造活力
4.7.2 3D打印砂模助力发动机铸件的快速铸造
4.7.33D打印熔模在汽车发动机铸造中的应用
4.8 工装
4.9 汽车后市场
第五章 3D打印对汽车设计和制造思维的影响
5.1 研发加速器
5.1.1 涡轮增压器零件试制
5.1.2 汽车零部件的快速试制
5.2 3D打印与汽车轻量化
5.2.1快速发展的碳纤维3D打印
5.2.2轻量化结构与3D打印
5.3 3D打印与新能源汽车
5.4 3D打印与智能汽车
5.5 3D打印带来的颠覆性汽车设计思路
5.6 3D打印与赛车零部件制造
第六章 中国汽车制造业3D打印专利分析
6.1 专利技术的应用方向
6.2 具有代表性的专利技术
6.2.1铸造
6.2.2 模具
6.2.3 汽车零部件
第七章 用于汽车制造领域的3D打印材料
7.1 3D打印材料市场
7.2 塑料3D打印材料
7.2.1 尼龙材料
7.2.2光敏树脂材料
7.2.3 ABS 和PLA 丝材
7.2.4 碳纤维材料
7.2.5可替代金属的PEEK
7.2.6TPU材料
7.3 金属3D打印粉末
7.3.1 粉末市场
7.3.2粉末热潮
7.3.3材料解决方案
第八章 3D打印的核心竞争力:设计与软件
8.1 为增材制造而设计
8.2 软件
8.2.1仿真软件
8.2.2拓扑优化软件
8.2.3晶格建模软件
8.2.4 超材料设计软件
8.2.5多材料设计软件
第九章 成功打印金属零件的要素
9.1 后处理技术
9.2 质量控制技术
9.3 增材制造的国际标准
9.4 关于3D打印的安全生产
第十章 创新的商业模式
10.1 宝马投资3D打印
10.2 米其林发力轮胎模具制造
10.3 亚创打印超级跑车
10.4标致雪铁龙的3D打印战略
第十一章 各具特色的3D打印服务
11.1 全:一站式3D打印服务能力
11.2 大:7000多平方米的大型工厂
11.3 精:从材料到成品的精益生产
11.4高:轻量化零件的3D打印
11.5智:3D打印服务商的运营思路
第十二章 走向产业化的3D打印
12.1 GE推进增材制造的四大宣言
12.2空客推进3D打印结构件的规模化生产
12.3 3D打印技术在飞机发动机领域的应用
12.4 3D打印火箭发动机状况及进展
12.5西门子推进3D打印与工业生产的融合
12.6惠普强化3D打印技术与注塑工艺竞争
第十三章 飞速发展的3D打印技术
13.1 设备:跳跃式的创新技术
13.2材料:用于批次鉴定材料的机器视觉
13.3应用:需求引领行业发展
附录1 技术名词注释
附录2 主要3D打印设备厂商名录(排名不分先后)
附录3 一张图了解金属3D打印
附录4 跨界到3D打印领域的机床制造商
附录5 参考资料
附录6:图表
(责任编辑:中国3D打印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3D打印与汽车行业技术发展报告》隆重发布